经济责任审计10大风险清单
审计被干扰风险
经济责任审计不同于其他的审计类型,即对人又对事,加上被审计领导位高权重,在错综复杂、官官相护的人际关系中,审计人常常被打招呼,被“特殊关心“,或被利用成为报复打击泄私愤的机会等过度干扰的风险。对审计人有极大的挑战性。
程序不合法风险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有其必须要遵循的程序,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程序非常严密,环环相扣,在审计过程中,审计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如某一环节或者程序出现差错或遗漏,就有可能引发程序风险。建议多了解制度法规,依照法定程序开展审计。
取证不当风险
众所周知,审计证据是形成和支持审计结论的基础。若搜集的审计证据缺乏充分性或可靠性,那么建立在其基础上的审计结论就会有失公允,从而会产生审计风险。
评价不客观风险
经济责任审计的关键在于审计评价,而审计评价又涉及到主观和客观、过去与现在等诸多方面,主要从宏观角度出发,对于问题进行评价分析。
审计评价应要与审计证据相匹配,审计评价要与审计报告前后内容相匹配。在评价过程中会出现超越审计内容的评价,或者过于赞誉被审计领导的情况与审计发现的问题前后矛盾。另外,审计评价还要认真进行三个区分(把因缺乏经验创新中出现的失误与明知故犯行为区分开来,把制度不健全与明令禁止后的有规不依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改革的无意过失与为谋取私利的故意行为区分开来)。否则就会出现越权评价、片面评价等风险。
责任难界定风险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既是对人的审计也是对事的审计,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必须合理界定相关领导人员的经济责任,包括界定前任与现任、个人和集体、主管和直接责任等,但是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难以界定相关责任,致使责任划分不清之风险。
审计环境不利风险
1.被审单位,不理解为何要审计;2.领导干部缺乏正确的理解和认识,甚至错误地认为,经济责任审计一般都是讲程序、走过场。3.审计问责难;4.大多数人认为审计就是抓舞弊,没有发现舞弊的审计就没成效。5.离任审计过程中,被审计单位配合不积极,认为领导都要离职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等。
继任者对审计有特殊要求风险
1.继任者往往期待审计为之背书;2.继任者期待审计为之划清有时难以划清的责任,出现新官上任不理旧账等;3.配合审计不积极,担心别人说自己不道义,摆弄前任是非,影响自己日后声誉等。
被审领导舞弊隐蔽性强的风险
被审领导往往位高权重、关系网盘根错节,如存在权利出租利益输送等情况,仅仅依靠传统的审计手段和审计方法通过审核财务资料很难查证,审计必然面临巨大的挑战。
审计人员素养风险
经济责任审计不仅要求审计人员拥有管理、财务和审计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较高的风险分析能力、专业判断能力和丰富的执业经验。审计人员如果无法对被审单位的内部管理风险和舞弊风险做出正确评估,就不能搜集到充分有力的证据证明其审计结论,极有可能导致审计无效率或审计失败。
审计手段落后风险
当前,经济责任审计业务流程主要基于账项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审计人员往往关注的是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相关的会计资料、内控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不能对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风险进行正确评估,试图通过财务资料审核来发现问题。
风险导向的审计导向下,传统的审计方法已经不能够满足经济责任审计发展的需要。关系网分析,大数据运用等方法还没有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得到广泛应用,仅仅靠传统的审计方法难以获得有效的审计证据,从而制约审计的发展,加大审计风险。(来源:快乐内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