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收支审计:5大核心关注点
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抓好教育事业,提高国民文化素质,是当前推动国家发展和文化复兴的前进方向。因此,我国从中央到地方,都在政策上给予了教育事业最大的支持。这些政策是否真正落实到位,制度是否有效执行,这都是当前学校财务收支审计需要把握的重点和方向。对于如何有效地开展中(含高中)小学财务收支审计,提升审计质效,笔者根据个人经验,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是关注政策口径
对学校开展财务收支审计,不要急于看先报表,翻阅凭证。首先是需要学习和熟悉文件,熟练掌握当前从中央到地方有关教育管理的各项法规和制度,在审计人员大脑中形成一个牢固的概念:学校是落实国家教育政策的执行者,他们在履行自己的职责时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做的怎么样?根据这些疑问理清思路,形成自己的工作方向,这样才能有条不紊地开展下一步的工作。所以,有效地掌握政策口径,才能在与被审计单位进行较量的时候切实做到以理服人,防范审计人员因“主观臆断”反而造成被动局面。
二是关注收入来源
近年来,国家在教育减负,规范收费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从目前中(含高中)小学来看,大致仅剩学费、住宿费、服务性质的伙食费、代收的教材费、教辅资料费、高考报名费等这些收费项目,因此,审计人员对纳入财政管理的资金首先要取得学校的非税收入数据,既要关注收费标准,也要关注收入范围,特别是要关注是否有其他收入,其他收入的来源是否合规。对于有的学校将未纳入财政管理的代收费、服务性收费,也要检查其收费标准。在检查收入来源的同时,更有必要找学生或者学生家长进行座谈,询问缴费情况。对于询问中无法说出名目或者远远大于学校账面收入数的费用,必须追查到末端。特别是要关注是否还继续存在一些过去没有整改,甚至延续下来的所谓“补课费”、以捐赠名义收取的“调节费”等乱收费现象。
三是关注支出范围
从目前学校的财务管理方式来看,按照资金的管理类别,包括学校、学生食堂、教辅资料等等,都要求进行单独核算、单独管理,因此,审计人员需要根据资金收入性质,收集到完整的财务收支账簿,再根据资金的使用范围,进行仔细比对。首先需要检查是否存在学校把属于学校事业性支出转移到这些专账中列支,挤占与学生伙食费、资料费等无关的费用;其次是关注各项代收费或者服务费在收支中是否存在结余,结余是否过大,因为按照规定是据实收取,不能有较大的盈余,同时还要延伸关注以前年度的盈余情况,是否退还学生,是否继续转下期用于资料采购,甚至将资金转移等;再是更要关注是否在这些专账中发放教 职工的各类工资、津补贴。由于部分津补贴按照规定不能够发放,学校在年度预算中也不能编制,只得转移支出方式。
四是关注项目管理
随着各级财政在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大量地投入,包括教学楼、学生食堂、学生宿舍、厕所、信息化教学等,这些项目近几年的新建、维 修、购置,都属于政府投资项目,这些项目在组织实施过程中是否规范管理,也是审计工作需要把握的重点。首先是检查项目的合法性、合规性,关注前期的立项、 招投标、合同以及相关部门的批复是否完整;其次是实施过程中的管理情况。抽查 监理、施工日志,关注各项隐蔽工程是否有真实、完整的纪录,有关的增补或者变更内容是否及时取得业主、规划设计以及主管部门的批复;再是关注项目的验收结 算情况。对于项目已经竣工使用的,虽说业主单位已经取得了第三方机构的出具的结算报告,但是这项内容作为审计监督机关来说,仍然是重中之重。必须根据多部门参与的验收报告,结合招标内容、施工单位的结算书、增补或变更的签证等依据,抽查具有代表性的项目内容进行核对,必要时到实地勘测。
五是关注资金安全
学校的资金额度大,流动频繁,在财务管理上,其安全性不可小视。除了通过国库支付平台进行支付的资金以外,公办学校特别是学生食堂、教辅资料费这些代收费或者服务费基本上未纳入财政管理,由学校单独设立账户并支付,因此审计人员需要关注。首先是关注资金支付的程序是否到位,是否逐级审批,特别是在物资或者设备等在采购过程中的支付方式,项目资金是否以转账方式直达供货方。更要关注的是资金支付时,是否有通过经办人或者其他中间人转手的现象存在,这将直接影响到资金安全。再是对出纳进行突击性的盘底,关注账面现金和出纳手中的现金是否一致,是否有存在大额的现金公私不分,是否大笔资金以支出单据或者借出款项的形式存在。最后是关注专账中的预支或者应收情况,是否存在资金出借或者预支后长期不结算,从而增加资金损失风险。(来源:内审网)